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村社街道
展现着这座城的独有风貌
分水曾为浙西严州府六县之一
下面也管辖着许多的乡镇
很多村镇的名称都有自己的故事
今天分小潮就给大家扒一扒
那些耳熟能详的地名背后的故事吧!
↓↓↓
分水公元年,唐朝开国皇帝李渊登基的第四年(即武德四年),把桐庐西北部七个乡划出,另外设县。县界东至桐岘乡,即新登的下港(岘口)起,以富春江中为界,与桐庐之窄溪隔江相望,南以分水江为中心线,北自桐君山起上至毕浦不属桐庐,取一水中分之意,而命名为分水县,县城就在今天的分水老城区。
武盛如今分水有武盛村、武盛街,《太平寰宇记》卷九五记载:因界内武盛山以为名,旧时分水唯一主街亦名武盛,寓意当时国家繁荣、风调雨顺。
据说当年武则天称帝后,闻分水县内有条武盛街,立刻龙心大悦,并当即下旨,于如意元年(公元年)将分水县改名为武盛县,其唯一主街亦确定为武盛,以示武氏兴盛之吉兆。
合村旧时,合村所在地是荒山野地,沼泽一片。四周沿山散居少量居民。后来,人们从麻境至水口潭挖开了一条溪流(今为碧溪)。四周散居的人们陆续迁到河流两旁合聚而住,合村因此而得名。中唐时,合村曾名为昭德县县治,管辖七个乡。
百岁坊百岁坊曾三次更名。第一次得名在晋朝中期,时合村琅玕村睦州太守何瑛后裔一支迁到百岁坊,因村北凤凰山上有很多苦槠树,故名槠木村。
第二次易名在南宋时,文昌何梦桂考中探花,他认为“槠木”二字不雅,就改为诸睦村。
第三次更名是在明代嘉靖万历年间,还有一段小故事。明嘉靖中,诸睦村出了一对“姑嫂”节妇,受到朝廷表彰。村中有何氏夫妇,育有一对儿女,何家男儿长大成人时与俞氏之女订婚,不久何家男儿就应征入伍,并在抗倭寇战斗中不幸牺牲。由于古代通讯不畅,家人对此一无所知。到了成亲之日,不见何家男儿归来,就由其妹代兄拜堂。婚后姑嫂二人侍奉双亲,和睦相处,并雇人耕作栽稻,一起养蚕巢丝,共同持家理财。终其一生,小姑没有出嫁,俞嫂也未招赘。姑嫂花甲之年,朝廷敕命表彰二人贞洁,并敕建“双节坊”一座,立在诸睦村东路旁。
姑嫂二人暮年时,以行善积德修来世福报,因考虑到没有子女后代,就把祖传田地房产变卖,并把钱都捐献在兴修水利和修桥铺路上。俞氏活了一百岁,地方官为表彰她的长寿美德,特为她建了一座木牌坊。此木牌坊占地约二十多平方米,为两层木结构建筑,楼上还铺设了楼板。木牌坊就坐落在诸睦村的十字路口,匾额上写着“百岁坊”三个大字(此坊年文化大革命时期被毁),从此诸睦村改名为百岁坊村。上世纪五十年代,百岁坊曾改名百联村,八十年代,恢复原名百岁坊村,至今沿用。
里湖里湖原名“蠡湖”。据传,公元前年,范蠡沿着天目溪在於潜乘船向下游踏勘,到达分水之后,转而向上游的前溪两岸寻找隐居之地,在距分水西面十华里处,终于找到一处场所。范蠡携西施搬迁定居此地后,定下家训,不走仕途*坛,世代农耕生活。他带领家人建房辟园,从事农业生产,在前溪旁围堰筑堤,开垦农田名范畈,引水筑湖养鱼虾,名蠡湖,后代繁衍逐渐形成村落,名蠡湖村。
塘源塘源小村布局虽多有零星,但每处来历却颇有追寻。塘源村聚落于格坞、塘口两山涧溪坑口,呈燕窝状。东靠山,三面临田。昔日因该村有生活、灌溉用水之水塘多达十八口,村处塘之源头,故名塘源。今水塘大多已填平,村名依旧。
岭源岭源,是一个原生态的偏僻山村,民国时称岭霞乡丹霞村,座落在一片开阔的山谷平地,山麓环绕、溪谷横流,满目碧绿、风光秀丽。境内西有考坑湾尖,西南有乌山尖,南有抱乌头尖,西北有觉道山尖,海拔均在米以上,常年云雾缭绕,经过月光斜照折射出美丽如画的朝霞或晚霞,是境内一大天然美景,原岭霞乡的霞字由此而来。从茆源过麻岭,到*山爬探汉岭,再到合村走龙潭岭,过百江要走范家塔岭、抱坞岭、前坑岭、洪坑岭,岭霞乡的岭字也由此而生。
罗山罗山村现属百江镇,位于百江镇中南部,东面、北面邻乐明村,南面为松村,西面为小京村,与建德市、淳安县交界。地势由东、西两侧向中间倾斜,境内山高坞深、溪涧纵横、峰峦层叠。有两个自然村,一个叫罗坎头、一个叫茂山。前者取“罗”,后者取“山”,“罗山”由此而得名。
龙潭龙潭聚落于后坞里山脚,呈散块状。东、南靠山,西、北临田。濒分水江弯曲地段,傍崖有一深潭,故名。宋淳化二年,叶姓自安庆迁此定居,为该村之始。上龙潭聚落于后坞里山脚,濒分水江弯曲地段,傍崖有一深潭,称龙潭。据传从未干涸过,因地处龙潭上游,故名。宋淳化二年,叶姓自安庆迁此定居,为该村之始。下龙潭聚落于后坞里山脚,东、南靠山,西、北临田,因地处龙潭下游,故名。
怡华怡华村,东邻分水镇后岩村,南连里湖村,西接百岁坊,北与杭州市临安区毗邻,村委会驻地怡华。在年前,为怡合公社怡华大队,年改为怡合乡怡华村,取原公社名“怡合”、驻地花(华)桥头各一字命名。年,行*村区划调整后为分水镇怡华村,分岭公路穿村而过。
天英天英庙聚落于新淳公路南侧米,四面环田,有老堰、长丰堰水沟,沿村西流入新堰沟。天英村内有庙,内塑商朝太师闻仲像,闻太师俗称天英公,故称天英庙,村以此得名。
……
名离开地,则无所依
地离开名,则无所指
地名与生长于斯的人们息息相关
仔细研究
里面其实也藏有着大学问!
推荐阅读:
??分水人注意!停车不规范,可能会产生两笔订单
??留在分水过大年吧!这里很精彩!
??从一管到十管!你们那儿以前是分水的哪一管?
本文来源
潮分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