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年8月以来,全市上下紧紧围绕垃圾分类“杭州模式”全覆盖,坚持以“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定位,高质量推进”的工作思路,全面动员、全力攻关、全域覆盖,城乡统筹推进垃圾分类工作。
各乡镇(街道)万众齐心
为这方“绿水青山”保驾护航
推广“美好账本”
实行“一把手会议”
建设“花园式”分类集置点……
垃圾分类模式各具特色、多种多样
“家家户户”念好“分类经”
“分”出整洁有序、四色分类的
时尚新生活~
截至目前,全市个行*村全面开展垃圾分类工作,共设立个生活垃圾“定时定点”分类投放点位,建有资源化处理站28个,各村已全面完成再生资源回收站点和特殊垃圾投放点设施建设,垃圾分类和减量化、资源化工作基本实现全覆盖。同时各村科学筹划,因地制宜,高质量推进农村垃圾分类示范村建设,莲花镇林茶村、大洋镇里*村被评为省级高标准垃圾分类示范村,全市共有59个村成功创建杭州市级分类示范村。
新安江街道新安江街道城中嘉苑小区在健安社区的带领下,小区临时*支部成员包干楼道,主动上门一户一户宣传垃圾分类知识和定时定点分类投放要求。小区*员和志愿者,积极担起分类专管员的角色,起早贪黑耐心指导居民分类。在他们的积极引导和监督管理下,小区居民积极响应并共同参与,自觉做好垃圾分类,知晓率、参与率达到%,准确率达到99%。经过业委会向属地街道申请,城中嘉苑小区成为我市第一个24小时无人值守的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小区。
更楼街道更楼街道石岭村严格按照“四分三化”要求全方位推进垃圾分类工作,逐步打造成“农户分类、上门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互联网+”智慧垃圾分类管理模式,垃圾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效果显著。每月25号设为村里固定收集日,村民们都提前收集准备好家里的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参与垃圾分类的热情高涨。同时更楼街道积极推广微生物发酵成肥的有机肥,石岭村充分利用自然和产业优势,将有机肥与石岭西瓜种植相结合,真正走出属于更楼街道的“易腐垃圾—有机肥—农业产业”的资源循环利用之路。
洋溪街道洋溪街道团结村是少数民族(畲族)村,该村通过对畲族文化特色及优秀人物事迹的挖掘提炼,将垃圾分类与畲族风情巧妙结合,精心打造别具少数民族特色的垃圾分类主题公园,随处可见能身着红*蓝三色畲族传统服饰、身背背篓的蓝妈妈卡通形象,引导村民切实增强垃圾分类意识,积极引领垃圾分类新时尚。
梅城镇梅城镇千鹤村作为千鹤妇女精神的发源地、“妇女能顶半边天”思想的重要萌发地,大力发挥妇女能动性,助力垃圾分类工作推进。千鹤村妇联积极探索“网格+网络”工作模式,家家户户都有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