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
丽
浙
江
浙江珍贵树种发展行动
继“古树名木”,今天要讲的内容是昨日新闻发布会的第二主题——珍贵树种发展行动。
发展珍贵树种,既符合绿色发展理念,也是藏富于民、藏富于地的德*工程。
就在9月,省长袁家*在省林业厅工作汇报上批示指出,要把新植1亿株珍贵树作为林业转型升级和大花园建设的重要抓手。全省新植1亿株珍贵树,是省人代会*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重大建设任务,已列入全省“十三五”规划。为此,省*府专门印发了五年行动计划,实行1年多来,全省已累计新植珍贵树种万株,成活率保持在85%以上。
发展珍贵树种既是现实的需要,也是战略考虑。
近年来,我省森林资源稳步增长,森林覆盖率已达61%,位于全国前茅。但森林质量不高,大树少,优质森林资源少,一直是我省的短板。而珍贵树种又恰恰有其特殊的资源价值、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可以很好补齐这一短板。如有珍贵树种的林子保水能力比纯林高60%,生态价值高;珍贵树木材价格是普通材的30倍,经济效益好;珍贵树种培育成的大径材还是重要的战略物资,也可以说是后备的古树名木,我省现有的21万多株古树名木中就有2/3是珍贵树种。所以,发展珍贵树种是增资源的需要,优生态的需要,促增收的需要和战略储备的需要。
最新工作进展
工作部署方面
去年省*府首次设立对各市*府的森林浙江建设责任制考核,把珍贵树种发展列为重要考核内容,而且赋予的分值最高。全面实施赠苗造林、基地建设、补植培育、四旁植树、发展示范五大行动。今年4月,省林业厅与衢州市联合开展“一村万树”省市共建行动,并在全省逐步推开。
重点推进方面
一是珍贵树种山地造林。重点在荒山荒地、采伐迹地、火烧迹地、枯死松树清理皆伐地块,建设一批高标准珍贵树种发展基地,现已建成14.2万亩。
二是珍贵树种城乡绿化。结合平原绿化、“四边”绿化、“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美丽乡村建设等重点工作,在城市公园、城镇周边、通道沿线、农田林网、村庄绿化等区域种植珍贵树种,全省已新植.7万株。
三是珍贵目标树培育。选择有培养前途的珍贵树种为目标树,采取割灌、施肥等综合抚育措施,提高单株树的品质和价值,全省累计改造面积50.3万亩。
资金投入方面
基本明确省里每年投入1.5个亿左右用于珍贵彩色森林建设,包括对珍贵树种造林实行最高补助标准,新造林每亩补助元,补植造林每亩补助元。杭州、宁波、台州等市和部分示范县也安排专项资金发展珍贵树种。
如长兴县对珍贵树种示范村补助6万元/个,桐庐县新造林补助元/亩,慈溪市对重点区域珍贵树造林最高补助每亩达到2万元,淳安县、仙居县对珍贵彩色森林项目建设实行财*全额投资。此外,据不完全统计,全省民间资本发展珍贵树种投入资金有18.7亿元。
种苗保障方面
一是加快培育。坚持本土化育苗,建成省级以上保障性苗圃19家,基本完成1县1个保障性苗圃或社会化苗圃。
二是扩大赠苗。连续9年开展珍贵树种赠苗造林活动,累计赠苗4余万株,投入财*资金近1亿元。
三是调整结构。重点培育价值高、适应性强、群众喜爱的榧树、浙江楠、浙江樟、红豆杉、降香*檀等珍贵树种苗木,扩大容器大苗生产比例。
四是确保质量。严格质量监管,坚决杜绝未知种源、假劣种苗、不合格种苗流入市场。
采取的主要措施
选好树种
根据全省珍贵树种发展规划纲要,适合我省培育的珍贵树种共有77种。重点选择南方红豆杉、红豆树、浙江楠、紫楠、降香*檀、香榧、银杏等,这些树很多本身就是我们的乡土树种。外形选择上按照“高、富、帅、土、特、长”的标准,即尽量选择树体高大的乔木树种、价值较高的名贵树种、树形优美的彩色树种、容易生长的乡土树种、彰显特色的优良树种、生长期长的长寿树种。
抓好示范
重点抓好片局长示范林、个示范点、个示范单位3个“”建设。目前全省已建成示范林片、示范村个、示范单位个。组织建德等18个示范单位编制年度建设方案,集中建设一批能够反映成效、得到广泛认可、发挥引领作用的示范工程,去年以来,这些示范单位新植珍贵树万株,占到全省总株数的1/3。
把好“四关”
一是设计关。组织有营造林或林业调查规划设计资质的单位承担设计任务,建立和落实作业设计编制、审查责任制。
二是施工关。推行工程监理,全程跟踪检查。严格实行“一造管三年”的管护制度,确保种一片、成一片。
三是验收关。推广委托第三方验收制度,对造林和补植地块的建设情况进行全面自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四是统计关。对新植珍贵树实行单独统计、单独建档,做到文件材料齐全、有据可查。
建好机制
一是管理机制。联合省发改委印发营造林工程化管理指导意见等文件,探索珍贵树种发展市场化运作,工程化建设,规范化管理。截止目前,已累计核发绿化造林设计、施工、监理资质企业证书家。
二是创新机制。搭建科研创新平台,加快良种选育,探索高效栽培技术,缩短培育周期,提高综合利用水平。
三是全民参与机制。以森林城市、森林城镇、森林村庄创建为平台,积极组织开展珍贵树种进机关、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进公园等活动。开展各类以珍贵树种发展为主题的全民义务植树劳动,今年以来全省共计参加人数万人次,植树.9万株,其中珍贵树种植占比达70%。
在上文中提到,*府重点选择的珍贵树种是南方红豆杉、红豆树、浙江楠、浙江樟、香榧等外形上“高、富、帅、土、特、长”的树种。让小编再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南方红豆杉
红豆杉科,红豆杉属。别名:美丽红豆杉、杉公子、海罗松。
常绿大乔木,高达30米,胸径可达厘米。小枝互生,稠密。树皮红褐色,浅纵裂。叶螺旋状着生,排成二列,条形,微弯,近镰状,先端渐尖或微尖,边缘通常不反曲,上面中脉隆起。雌雄异株,球花单生。
阴性树种。喜温暖、湿润气候,在排水良好、腐殖质丰富的酸性土壤上生长良好,对中性及钙质土也能适应。深根性,根系发达,抗风力强。生长缓慢,寿命达以上,当年生小苗高8—10厘米,5年生以后生长加快,年高生长可达50—60厘米。种子繁殖,种子休眠期长达1年以上,不宜随采随播。
浙江楠
樟科,楠木属。
常绿乔木,高达23米,胸径62厘米;树干通直。树皮淡*褐色,不规则片状剥落。单叶互生,叶倒卵圆形或倒卵状披针形,背面密被灰褐色柔毛,网脉在背面明显。圆锥花序腋生。果椭圆形,紫黑色,外被白粉。花期4—5月;果9—1月成熟。
中性树种,幼时耐荫,喜温暖湿润气候,苗期不耐寒,适于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深根性,根繁叶茂,早期生长快,成材期短。1年生苗高可达25厘米,根茎达0.58厘米,2年生苗高可达厘米,根茎达1.9厘米,3年生苗高可达厘米,根茎达2.8厘米。12年生平均树高已达3.4米,最高4.7米,平均胸径可达4.28厘米,最大4.7厘米,长势良好。
榧树
红豆杉科,榧树属。别名:香榧、圆榧。
常绿大乔木,树高可达45米,胸径可达2米以上。小枝近对生,叶交互对生,基部扭转排列成二列,条形,坚硬,上面中脉不明显。雌雄异株。种子大,形状及大小随各地裁培品种不同而有差异,成熟时种皮淡褐色有白粉。花期4月,种子翌年10月成熟。
喜温暖湿润气候,适生于凉爽多雾的山地环境。中等喜光树种,幼树需要庇荫,成树需要充足的阳光。喜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酸性或微酸性沙壤土或石灰质风化土。怕旱、怕积水。浅根性树种,侧根、须根发达。寿命长,浙江有许多—年的古树。榧树生长缓慢,初期年高生长约30—50厘米,5—10年以后生长加快,年高生长可达50—80厘米,胸径生长达0.5—0.8厘米年,5年后高度生长明显减慢,年后胸径生长减缓。
红豆树
蝶形花科,红豆树属。别名:鄂西红豆、花梨木,红宝树。
常绿乔木,高可达30米,胸径可达1米。老树皮微纵裂,幼时绿色,平滑。嫩枝绿色,裸芽。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卵形、长椭圆状卵形或侧卵形,全缘,叶轴及小叶柄基部有族毛,其余近无毛。圆锥花序,花冠白色或淡红色。荚果圆形,种子深红色。花期5月,果熟期10—11月。
幼树喜湿耐荫,大树喜光。对土壤要求中等,对水分要求较高,适生于士层深厚、肥沃、水分条件好的山坡下部、谷地、河边冲积地等。根系发达,生长速度中偏快,寿命长。在立地条件适宜的地方,年均高生长可达70—厘米,盛期在6—15年。
下一步,我省将按照袁家*省长的批示精神,把发展珍贵树种作为我省“大花园”建设的重要抓手,以主要通道沿线、城镇周边和景区范围山体的珍贵彩色森林建设为重点,连片推进,早日实现全省新植1亿株的目标任务,使珍贵树种成为我们美丽大花园的靓丽底色和优美景色。
编辑
王俞楠
责任编辑
王俞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