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山水诗歌以王维和孟浩然为代表,两人并称为王孟。不过在我们很多人的意识当中,总觉得王维才是最出色的那个,而孟浩然,总是差了那么一点儿。
实际上,在李白,王维,孟浩然等几乎同一时代的诗人当中,孟浩然是最能够得到李白和王维推崇的诗人。虽然孟浩然这个人一辈子仕途非常的失败,参加科举考试考到40多岁还是没有能够成功,但是却并不妨碍王维和李白等人对他的尊重。
李白曾经毫不避讳地写出“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王维在听闻孟浩然去世之后,更是写出《哭孟浩然》这样的经典之作。由此能够看得出孟浩然在当时的诗名非常之大,至少得到了诗仙李白和诗佛王维的认可。
我们说盛唐山水诗王维诗中有画非常精彩,但我们看王维的那些古诗,大多数都是在写山,而水,相对而言内容要少了一些。与王维同时代的孟浩然可以说弥补了对水的书写。今天我们所谈到的这一首唐诗,就可以看得出孟浩然对水的描绘到了一种什么样的境界?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这首唐诗是孟浩然的《宿建德江》。20个字读来非常简单,所描绘的场面我们也能够想象得到。也就是诗人在一个秋天的傍晚,在建德江江边露宿。小船停靠在岸边。看到暮霭升起,诗人的心中满是愁绪。
这种愁绪不外乎就是思乡之苦。第二句当中的“日暮客愁新”就可以看得出。但真正经典的诗句在于最后两句,“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都说王维笔下诗中有画,孟浩然的这两句又差在哪里了呢?
旷野当中远处的天空比近处的树林还要低,这是一幅波澜壮阔的场景。江水清清,明月仿佛与人更亲近。天空中的明月非常遥远,但倒映在江水中的影子,却和人非常亲近。
这只不过是一瞬间的场景,却被孟浩然很好地捕捉了下来。但无论写的是远处的天空还是近处的明月,无一不在代表着诗人对故乡的思念,更何况已是深秋,更何况暮霭沉沉。
王维写山得心应手,孟浩然写水更是手到擒来。他们两个人共同成就了山水诗歌的荣耀,在唐诗乃至在整个中国古代诗词史上,都成为了一颗璀璨的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