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网格协商”新模式
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
年底,建德市寿昌镇桂花村成功入围全国村级议事协商创新实验试点单位名单。今年以来,桂花村始终坚持党建统领,以“走村不漏户,户户见干部”发源地的高标准,深化和拓展村党组织领导的“1+1+X”村级议事协商机制,打造“网格协商”新模式,丰富村民议事协商形式,提升村庄有效治理能力。
抓住“领头雁”,引航议事协商方向。完善以党组织负责人为领导的党支部议事决策机制,将全村61名党员划分成3个小组,各自认领4个网格,指导网格内议事协商工作正确开展。
划分“微单元”,搭建议事协商平台。探索网格制议事机制,搭建“5分钟治理服务圈”,成立12个网格理事会,形成“党员牵头、科学划片、骨干监督、家家管护、人人参与”的议事模式。
健全“网格制”,组建议事协商队伍。制定《网格议事职责规范》,把户人家分到12个网格中,每个网格设2名网格长,村两委干部负责指导协调网格理事会处理网格内各项事务。
开展“微议事”,明确议事协商内容。制定村务协商规程议事清单,重点对村民关心的村级公共事务和享受福利等事项开展议事协商。
聚焦“定靶向”,规范议事协商程序。多种渠道“提议题”,多方恳谈“出主意”,张榜公示“开言路”,形成协商结果后按照“五议两公开”要求在“四务”公开栏及时公开。
凸显“实效性”,强化协商结果运用。加强村务监督委员会的建设,细化实化民主监督程序,确保议事协商结果成果转化、落地生根,防止议事协商流于形式。
通过优化村级治理结构,将自治权下沉到更小的治理微单元网格理事会,强化网格议事协商模式,破解基层治理难题,提高村民的幸福指数,形成“有序参与、汇集民智、平等议事、凝聚共识”的议事协商体系,实现了从“跑断腿”到“有活大家一起干”、从“磨破嘴”到“有事拿到桌面上”的有效转变,全年参与村级工作人数多达余人次,调解矛盾纠纷34起,调解率达%。
原标题:《杭州建德:创新“网格协商”新模式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