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速集结,尽锐出战
在专列上3个多小时的时间里,山东省援沪医疗队进行了“物理重组”,以产生“化学反应”,发挥队伍最强战斗力。
◎接管3所方舱快速收治患者
石龙路方舱有床位多张,是3所方舱中最大的,一开始有点忙乱很正常。等轮转1个班次,很多工作就步入正轨了。
◎打造山东特色的人文方舱
我是大学家长群的一员,家长们得知我每天接送山东医疗队,托我务必向你们说声谢谢!
◎最高兴的是看到患者康复出舱
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接管了徐汇区3医院,负责三成左右的床位数,收治人数、治愈人数均医院的一半以上。
◎持续战斗力源于哪儿
队员们把对家人的思念藏在心底,化作对上海人民的大爱,想患者之所想、急患者之所急,用心用情照护患者,上海人民、徐汇人民不会忘记!
请看今日大众日报“蹲点调查”报道——
■文章全文
5月22日,经过50天的奋战,山东省援沪医疗队完成了在上海的各项支援任务,回到阔别已久的齐鲁大地。
去时无畏,归来无恙。
50个日日夜夜,队员们的付出被患者和当地群众看在眼里。方舱里一位吴姓患者感慨地说:“你们真是辛苦,感谢你们!”
患者康复出舱的张张笑脸,就是最好的成绩单。山东省援沪医疗队白衣为甲,与当地医护等人员并肩作战,为打赢大上海保卫战贡献了山东力量。
火速集结,尽锐出战
专列上3个多小时的时间里,山东省援沪医疗队进行了“物理重组”
“我报名”“我请战”……
这一晚,让人难忘。
4月2日晚,一则《关于选派医疗队赴上海支援的通知》,由省卫生健康医院。
数据显示,4月1日0-24时,上海市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例和无症状感染者例。
疫情就是命令。4月2日,接到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医疗救治组支援上海疫情防控工作任务后,山东高度重视,迅即落实、全力办好。山东迅速从省政府办公厅、省卫生健康委抽调精干力量,组建了由省政府副秘书长、一级巡视员张建德任指挥长的前方指挥部,统筹负责前方各项工作。各医疗机构立即召集精锐力量,以最快速度组成援沪队伍。
医院党委书记吕涌涛,第一时间接到了省卫生健康委主要领导的电话。“听到是带队支援上海,接管方舱收治患者,我丝毫没有犹豫。”因有多次方舱带队经历,医疗圈的朋友称他“吕方舱”。
于同舟、苏育莹2名“95后”队员分别接到了支援上海的任务。夫妻医院,下班回家收拾行李时知道了彼此的选择,互相鼓励携手出征。
经连夜抽调,很快成立了由多人组成的援沪队伍,其中医疗队人、核酸检测队人、前方指挥部16人,以及由济南银丰基因和青岛华大基因组成的日检测能力10万管的第三方检测机构。
医疗队队员涵盖医疗、护理、院感、消杀、管理等各专业,他们不少是战疫老兵。医院的36人中,8人有一线战疫经历。“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这些队员1人为领队、7人分别为7个小组的组长。他们分享抗疫经验,提醒注意事项,还各认领1名小队员‘一对一’全程指导。”山东省援沪医疗队队员、医院医疗队护理领队毕荣梅说。
4月3日下午,队伍在济南集结,乘专列,当晚抵达上海。
在专列上3个多小时的时间里,山东省援沪医疗队进行了“物理重组”,以产生“化学反应”,发挥队伍最强战斗力。
“队伍包含医疗机构数量多,彼此不熟悉。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需要尽快打造一套新的组织框架。”吕涌涛说。
专列刚从济南开出,山东省援护医疗队临时党委就召开了第一次临时党委会。按照前方指挥部要求,迅速成立了综合管理部、医务部、护理部、感控部,明确负责人,各部门迅速组建、完善团队。各支队伍立即组织院感培训、急救培训、防控培训,为随时到来的任务做好准备。
接管3所方舱快速收治患者
“等轮转1个班次,很多工作就步入正轨了”
“晚上10点多,患者来了,登记信息、分配床位、门口接收、建立床头卡,一个小时接收了人。”4月5日晚,医院的队员安丽萍作为首批队员进驻上海市医院。
此后几天,进驻方舱步伐加快:4月6日整建医院、4月8医院、4月9医院。3所方舱共多张床位,经过几天集中收治,已基本处于满舱状态。
4月9日上午,医院,来自山东中医院的队员姬琳正与下一班次的护士长交接工作。她语速飞快,拿出一张纸仔细列出重点交接的事项。一旁的护士长听得认真,不时提出问题。医院临时党支部书记、山东第一医院援沪医疗队领队闫根全手里的对讲机一刻也没停下,忙着协调物资、对接转运、安排队员对保安保洁进行穿脱防护服培训。
“石龙路方舱有床位多张,是3所方舱中最大的,一开始有点忙乱很正常。等轮转1个班次,很多工作就步入正轨了。”医院院长、医院护理部副主任王晓云话语中透着信心。
医院上海方面的副总指挥长沈佳梁说:“山东医疗队有经验,收治速度快。我们很快成了一个团队,并肩作战。”
方舱收治的主要是新冠肺炎轻症和无症状感染者,保障方舱正常运行的同时,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