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吴佳妮共享联盟建德站白洋通讯员刘志强
近日,杭州建德市三都镇新和村试种的“巨型稻”喜获成功,高达1.8米左右的稻杆上结出了饱满的稻穗,预计亩产可达至公斤,较普通稻相比亩产增加至公斤。据了解,这也是袁隆平团队的合作伙伴、中国科学院夏新界研究员团队研发的“巨型稻”品种首次在浙江成功试种。
走进位于新和村的袁隆平生态水稻种植基地“巨型稻”试验田,阵阵秋风夹杂着水稻的清香扑面而来,一簇簇绿油油的秧苗茁壮成长。放眼望去,犹如高粱一般的稻株粗壮挺拔,穗长粒多,比一旁种植的玉米还要高出一大截。
“巨型稻”株型高大,高度一般是常规稻的两倍,叶挺色深,光合效率高,平均有效分蘖达40个,单穗最高实粒数达到粒左右,不仅抗病、抗倒伏能力强,而且耐淹涝、耐盐碱,还能为植株带来充分的营养。
引进该新品种的浙江敏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奕告诉记者,现在“巨型稻”种植还处于试验阶段,目前来看已初步成功。“明年我们就会大面积种植,包括和村民合作。”明年,还有更多品种的“巨型稻”也将在建德三都镇试种,“高度将达到2米以上,稻穗会更长,产量也将更高。”
三都镇新和村的这块试验田原本是一块抛荒田,村里集中流转后种植了“巨型稻”,计划明年在全镇继续扩大“巨型稻”种植面积,帮助农民增产增收。
“巨型稻”的口感怎么样?刘奕介绍,该品种在不断改良,相比之前的粗糙口感,已大大改善:“现在我们主打的是有机种植、健康食品,不打农药,采用有机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