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德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地理 » 因祸得福的孟浩然
TUhjnbcbe - 2025/5/19 6:06:00

昨日读诗,读到了李白写给孟浩然的诗,想起了关于他的趣事,再者孟浩然和我也是同乡,有必要聊一下这位唐代著名山水田园诗人的故事。

说起孟浩然很多人可能还是不熟悉,但提起他的那首《春晓》,想必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吧。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这首诗应该是一年级的时候都会学得,也应该是我们最早会背诵的诗文了。读起来朗朗上口,浅显易懂,或许这就是选这首诗作为我们诗韵启蒙的原因吧。

话接开头,我说孟浩然和我是同乡,那是因为都是湖北襄阳人,所以他的诗文在我们家乡都是广为流传,但是还是这首《春晓》最广为人所知。还有一首也很出名,那就是《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这首诗也是我们从小就会背诵的,我就不在这里翻译和赘述了,只是想表达孟浩然和我们很有缘分,可以说是他的诗陪伴着我们成长。

一提起他的名字,就感觉很亲切,除了是家乡的名人,他的名字大家有没有觉得很熟悉呢?“浩然”这两个字,很多人的名字里都有,不信大家想一想自己有没有同学叫这个“浩然”的,算得上是很普通的一个名字,但是这俩字组合在一起表示至大至刚至正的浩然之气。苏子有言: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好,咱们言归正传,好好说一下孟浩然的趣事。

孟浩然是我国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他和王维同属于山水田园诗派。说之前要交代一下,这个山水田园诗派鼻祖应该就是我们很熟悉的东晋陶渊明,他们的诗主要以反映田园生活,描写山水景物为主要内容。

所谓史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凡是能写出好诗句,好文章的诗人,一般来说他的际遇都不会太好,仿佛是一种魔咒。你看那诗仙李白,诗史杜甫,诗鬼李贺,诗杰王勃,诗魔白居易,要么被贬罢黜,晚景凄凉,要么怀才不遇,愤懑不平。正是心中有抑郁不平之气,才能写出一首首脍炙人口,引发共鸣的诗文,才会选择逃避现实,纵情山水,安于田园。

不是说他们不想出仕入相,而是当时的环境不是个人所能左右的。他们是才华横溢的诗人,但却不一定能有治国为官的韬略,被妒忌猜疑陷害更是常有之事,正所谓天妒英才。孟浩然的遭遇也是一样。

在古代为官基本上有两个方式,一个是科举,一个就是推举。前一个就不用我多说了,后一个有很多说头。

孟浩然之前也考过几次科举,只不过名落孙山。如果想做官,只能通过被举荐。能够被举荐的人一般就是德才兼备之人,他们通过隐世的方式,达到出世的目的。因此那个时候很多人都会去终南山隐居,彰显自己的德行。孟浩然也去过,还写了一首诗《岁暮归南山》。

那时候的孟浩然已经是名声在外了,李白还不过是一位不太出名的后生,因此我开头才提到那首李白写给孟浩然的诗《赠孟浩然》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李白给他写了很多首诗,还有一首也很出名,叫做《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看得出李白和孟浩然关系很好,作为后辈,很敬重这位前辈。

那么按道理这么一位德才兼备,名声在外的诗人,朝廷为何不重用呢?

这里面有一段有趣故事。

孟浩然和王维是好朋友,孟浩然科举落第,宫内做官的王维就安慰他并邀请他入宫做客,品茶论诗,放松心情。俩人正聊得开心,忽然太监来报,唐玄宗来了,让王维接驾。

两人都大惊失色,王宫重地,外人不能随便入内,万一被看见有外人在这,怕被皇帝怪罪,慌乱之中,就让孟浩然藏在床底下。

唐玄宗进来后,王维没有隐瞒,并在皇帝面前把孟浩然好好表扬了一顿,此人才华横溢,诗文俱佳。唐玄宗也久闻孟浩然诗名,便没有怪罪,让孟浩然出来相见。

那么这对刚刚科举失败的孟浩然来说无疑是一个天赐良机。唐玄宗见到孟浩然后,就问他最近有没有新作。可能是孟浩然太紧张了,又或是科举失意,不觉就吟诵了那首《岁暮归南山》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古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唐玄宗一听大怒道:“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就是说,“你自己不求应举做官,我什么时候弃你不用了?你怎么污蔑我呢!”本来孟浩然是想谦虚一下,没想到弄巧成拙,触怒皇帝,这下彻底没官做了。

从此归隐田园,终成一代山水田园诗派大家,他的诗文照样流传千古,为后世称颂,也算不幸中的万幸,因祸得福吧,哈哈哈哈。

1
查看完整版本: 因祸得福的孟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