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商报讯眼下,正是菊花茶销售的旺季,这几天,建德市大同镇富塘村舒春彦每天都要在厂房里盯着工人加工、打包、装货。
相比往年,今年舒春彦更忙些,说起“收成”,他满眼藏不住笑意,菊花价格比去年翻了一倍,背后的“功臣”却是一条路。
他住在富塘村,家门口就有条村道,叫溪万线,长1.6公里,这条路通往建德市区。去年10月,溪万线翻修完成,不仅有了平平整整的沥青路面,还拓宽了。
说起这条路,舒春彦有很多话要说,“这条路底子本身不太好,又因大车频频压过,变得坑坑洼洼,我们都把这种坑洼的路叫‘七高八低’,我们烘干的菊花最怕的就是这条路了。”
41岁的舒春彦在村里包了50亩地,专门用来种菊花,还办了一个乡源家庭农场,生产菊花,比如胎菊、金丝贡菊等。
每年的10月、11月,都是舒春彦最忙的月份,烘干后的菊花茶要运输出去卖。前几年,他最怕的就是这条路,但是现在却爱上了它。“我们的干菊花,都是装在袋子里送到批发市场的,路上一颠簸,就容易碎,那价格相差大了!”
舒春彦说,前几年开着小货车把菊花运输出去,颠簸之后,菊花都碎了,市场价只有几十块钱一斤,路修好后,菊花的价格也翻了好几倍,“现在路很平坦了,大的集装箱车也能开进来,物流成本又省了一点。”
舒春彦算了一笔账,50亩地大概能收斤干花,品相好的能卖到块钱一斤,碎花则只有几十块钱一斤。“一来一去,相差好几万。”
溪万线是建德“四好农村路”西富线的一条支线。据统计,年建德市计划完成通自然村、断头路等建设公里,低等级公路提升改造.5公里、路面维修95.88公里、安防工程37公里、病危桥隧改造14座、农村公路服务站7个、建设改造港湾式停车站35个、村级农村物流服务点59个、更新农村客车20辆,创建美丽经济交通走廊80公里。
像舒春彦一样,因为家门口的农村路通了、提升改造幸福指数增加的村民还有很多。这背后,其实是这几年杭州“四好农村路”建设的成果。
三年间,杭州市农村公路覆盖面和通达水平得到显著提升。截至目前,杭州全市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公里,占全市公路总里程的89.2%;农村公路密度达到89.5公里/百平方公里,已完成所有乡镇和建制村%通硬化路,并实现建制村客车村村通。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今年杭州市政府民生实事项目,“四好农村路”建设不仅超前超额完成任务,同时为三年行动计划画上圆满句号。今年,杭州淳安县的淳杨公路被评为“全国十大最美农村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