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中国周刊》浙江讯(公益记者洪旭朝通讯员杨约顺)新一年的时光与风景,扑面而来,我们已站上新的历史起点。杭州是“三个地”和“重要窗口”的省会城市,当前全市上下正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为彰显高水平打造“数智杭州·宜居天堂”的治水风采,特邀请建德市治水办常务副主任占志忠畅谈工作思路与打算,凝心聚力逐梦新征程
占志忠
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治水“三五七”时间轴的第七年。请问,年建德在“五水共治”方面做了哪些具体工作?
占志忠: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建德市以“两山”理论为指导,以翻篇归零的心态,围绕“提标升质、走在前列”的目标要求,以市治水办提出的“五项竞赛、十大行动”为核心,重整旗鼓再出发,重点推进“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城乡污水处理能力提升等项目,深化河长制落实,顺利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具体来说,到年底,我们已全面完成6个镇街、36个生活小区、5个工业园区的“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提标改造项目个,总投资达1.3亿;完成城东、乾潭、寿昌污水处理厂清洁排放技术改造工作;完成富春江(建德段)、大洲溪2条省级美丽河湖创建;完成农民饮用水项目23处,受益人口4.2万人。完成三江口至富春江桐庐交界处的防洪、景观、水文化、人居环境的提升和改造,强化和落实河长制全面履职,包括完成富春江沿岸10公里水生植物景观带清理,种植了美人蕉、再力花等水生植物,建成48个生态浮岛及沿岸8个钓鱼平台、生态置石等。
建德市委书记朱欢检查工地排水专项工作
年,建德市完成了这些治水项目,采取了这么多举措施,请简单地“数”说一下取得的成效。
占志忠:年,建德市“五水共治”工作成效显著,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获得省级优秀县(市、区),也是第四年获此殊荣;农民饮水工程全省优秀,公众幸福感指数位列杭州第一。水环境不断改善,建德市7个县控以上地表水功能区断面水质类别为Ⅲ类及以上,严陵坞出境断面达到Ⅱ类标准,连续6年考核优秀;全市条河道个断面全部达到Ⅲ类水质,其中Ⅱ类以上占比达到97.7%;县级及“千吨万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
建德市副市长袁思明检查农村小微水体
占主任,建德治水有不少亮点和特色,能否具体向大家介绍一下。
占志忠:建德治水的亮点和特色很多,以下三个方面比较明显。
一是梅城古镇水系综合治理。通过探索“全民共享”“数字智慧”“山水共美”“康美河湖”等方面的样板创建经验,实现集镇污水管网入户全覆盖,有效解决集镇污水直排等问题,环境秩序状况不断改善。构筑“三城拥三江”发展格局,根据“一轴一带一环六区”的古城保护利用功能布局,深化古城综合保护与利用。推进古城业态调整,建立草莓、柑橘等特色农产品线上线下综合体,导入文创休闲、主题民宿等多元业态。
二是新安江农村饮用水运营中心。建德市农村饮用水运营中心于年10月底正式运营。中央控制中心实行24小时值班,负责家单村供水在线数据的采集,远程监控各供水泵站余氯、浊度、流量、压力等技术参数,远程遥控加药情况,观察电子监控录像和阀门机泵设施设备的远程点动,24小时在线监测数据上传,确保安全优质供水。
三是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创新终端“健康码”智能管理。围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设备运行问题发现机制,创新建立了以终端“健康码”为核心的智能监管与服务体系。通过建德市农污运维管理平台,终端“健康码”实时采集在线监控、流量监控、运维巡检、水质监测、市镇村分级检查、信访投诉等业务数据,并以数据驱动,进行智能协同分析,综合研判、动态反映终端设施设备及运行情况评估后生成的“红、黄、绿”三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