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20新涂装似美F-22
配EOTS系统具对地打击能力
点击查看更多图片
2011号歼-20战机(资料图)
2011号机一改
黑丝带
墨绿色涂装,采取了类似美国F-22的灰色隐身涂料
掀起歼-20的新装有惊喜
专家:隐身性、机动性、发动机效率和航空电子系统均获不同程度完善
作为当代国产武器中的头号
大众情人
,歼-20战斗机的每一丝一毫变脸,都能在*迷中间掀起暴风骤雨。
1月18日,一架编号为2011的全新歼-20在上曝光。首飞时隔三年,从2001和2002直接跳跃到2011,或许意味着歼-20的研发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几张不甚清晰的照片显示,2011号机一改
黑丝带
墨绿色涂装,采取了类似美国F-22的灰色隐身涂料。
综合坊间多位分析人士的意见,2011号机在外观上,至少有10处与歼-20前两架验证机不同。其中尤为引人瞩目的有三点
一是整体式座舱盖内加装加强框,二是机头下方安装有*色EOTS传感器(可能为预留位置),三是进气口结构出现了明显变化。
钱报*情邀请著名航空专家宋心之,以及超级大本营*事站主编李小健,对被友唤作
董瑶瑶
的2011号机换上的
新行头
,一一加以解读。
专家们认为,2011号机的这些改进,对于歼-20而言,少数是对前两架验证机不成熟设计的调整,但是总体而言,隐身性、机动性、发动机效率和航空电子系统,均获得了不同程度的完善。
座舱盖加框走回头路?
穿盖弹射、隐身、减重三不误
当三年前2001号歼-20横空出世时,它那科幻拉风的一体化座舱盖,与F-22的座舱盖如出一辙,引发大面积的
点赞
潮。
不过,2011号机的座舱盖,又出现了一个加强框。此举貌似
倒退
,不少人将其理解为
走回头路
,并且表达了失望的情绪。
其实,你只要仔细看看美国F-35战机的座舱盖,会发现与2011号的如出一辙。
在宋心之的提醒下,仔细观察了2011与F-35的座舱盖照片,发现两者的加强框,都是埋在座舱盖玻璃里面,而它们的座舱盖玻璃,其实和F-22与2001号机一样,都是一整块的。
2011采用的,其实是穿盖弹射整体变厚度座舱盖,这实则是当下最先进的战机座舱盖了。
这种整体式座舱盖,前面的风挡部位加厚,而舱盖部分减薄,两者的厚度不同。
宋心之告诉,这么做,除了减轻重量以外,主要是为了实现穿盖弹射。
与传统的抛盖弹射不同,穿盖弹射以座椅顶端尖锥直接穿透座舱盖,让飞行员逃生。穿盖弹射的最大优点是一个
快
字,据悉,在低空复杂姿态下,穿盖弹射从飞行员启动弹射手柄到救生伞张满的时间不大于3秒。
从飞机上跳伞逃生是十万火急,每0.1秒都非常宝贵。
宋心之说。
没有加强框的一体式座舱盖太厚了,没法穿透,所以F-22才用抛盖弹射。而且它的重量太大,歼20付不起这个代价。
宋心之又补充道,
而且无框一体式座舱盖的寿命太短,据说F-22每隔18个月就得换个座舱盖,实在太难养了。
注意到,2011号机与F-22一样,座舱盖表面镀了层金*色的膜,雷达波难以穿透座舱盖。这样一来,那个加强框就不会影响隐身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