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一生很纠结,他想追求仕途的事业,又拉不下老脸去迎合这个官场的规则,他想彻底归隐田园,又经不住外面的花花世界,每当流连在花花世界,又想起了初心,追求仕途的事业,人生啊就是这样,哪天回过头来一看,不知道自己到底要干什么,你说浑浑噩噩也好,碌碌无为也罢,反正过了一生,成功的人生是什么样的人生,没有办法定义,最终都是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年的襄阳,小孟同学出生了,家境不错,从小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父母相当开明,说的好听点就是充分尊重孩子意愿,说的难听点就是放养,所以小孟的童年和青少年那叫一个爽,别人刷题他玩手机,别人上课他吃鸡,活成了玩伴们都羡慕的别人家的孩子。
因为小时候经常去鹿门山,20岁那年干脆直接隐居在那里,看看人家20岁直接退休,这是什么样的人生啊,游戏副本刚点进去,就直接通关了,什么打工不打工的,先退休再说,功名利禄这种小事对他来说易如反掌,趁年轻好好享受生活才是王道。钱么,够花就行,人呢,最重要的是开心。多么经典的TVB台词,仿佛就是给小孟量身定制的。
然后每天就是在这个世外桃源般的地方,泡泡茶,喝喝酒,与朋友吹吹牛,拍拍美景,发发朋友圈,有力气的情况下,再象征性的拿起锄头挥几下,不为别的,还是为了发朋友圈时候的那种代入感,隐居的感觉一定要到位。早晨起床,拍几张雨后的落花,附带文字
《春晓》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引来一大波赞。
重阳节,拍几张菊花,全景扫一圈,配上文字
《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又是一大波赞,这感觉太好了。仿佛人生到达了高潮。不用考虑高额的结婚彩礼,不用考虑孩子报班与择校,不用考虑车贷房贷,也不用考虑加班打卡,溜须拍马。我的青春我做主,这些年的小孟实力演绎什么叫没有生活的苟且,只有诗和远方的田野。
估计小孟的朋友圈实在太美,他的朋友张子容终于经不住诱惑,也被他拉下水了,和小孟一起仅仅混了1年,小张就受不了了,原来一切都是照骗,照骗啊。
年,小孟送小张去参加科举,结果比小孟笨,比小孟懒,最重要是比小孟丑的小张居然一次就中了(前面形容小张的前两个词是我自己编的,第三个词是真的),这时候,猜猜小孟会怎么样?
通常情况下,假设比你能力弱的人有一天比你混的好,你会有三种反应,第一,羡慕嫉妒恨,第二,受到刺激,发力猛追,第三,内心平和,一切照旧。猜猜小孟是第几种表现。正确答案是第2.5种。也就是二和三之间,既想要事业又想要隐居的这么一种非常奇怪的状态。
年,25岁的小孟开始出山,当然不是去考试,而是把游山玩水的圈划的再大点,开始漫游长江中下游流域,广交朋友,同时,最核心的一点就是顺便投个简历,写干谒诗(一种给官场朋友隐晦的自我推荐诗)。
年,游洞庭湖的时候,给当时前宰相,现为荆州刺史的张说(也有可能是张九龄)写了一首非常有名的干谒诗,不过张说当时也是日子不好过,并没有任何效果。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最后两句是经典,意思很明显,只看你们在愉快的钓鱼(当官),而我只有羡慕的份,啥时候也帮我推荐推荐,让我跟你们一起愉快的钓钓鱼多好。
这样边游玩边投简历的日子过得飞快,小孟一点也不急,人生嘛,慢慢来,时间就是拿来浪费的,转眼就到了年,这一年36岁的小孟来到当时的超级第二大城市洛阳,不为别的,就因为大老板玄宗在洛阳潇洒,小孟觉得近水楼台先得月,一呆就是三年,还是老样子,欲言又止,想发力又矜持,放不下面子,既要装清高,又想要官职,最后啥也没捞到。
年,39岁的小孟终于第一次来到长安参加科举了,小张那小子都能中,我哪点比他差了,结果就是举不第。好在认识了王维,两大田园诗人高手一见如故,成为忘年之交。
有一天,小孟在王维办公室边喝茶边吹牛,突然外面喊到:皇上驾到。一听这几个字,吓得小孟赶紧躲到小王的书桌底下,小王当然也不敢隐瞒,主动跟玄宗坦白,屋内还有一人,不是刺客,是我的朋友,大名鼎鼎的诗人孟浩然,玄宗也早有耳闻,顿时来了兴致,直接来个现场面试。把小孟吓的,这么多年写拜谒诗给阿猫阿狗的一些小柔柔,一点效果都没有,今天直接看见大老板,于是整个人就神经错乱掉了,张口就是吐槽:
北阙休上书,
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
多病故人疏。
......
不才明主弃,什么意思,我的命运好苦,皇帝看不上我,巴拉巴拉一堆抱怨,直接把负能量倒在了皇帝身上,哈哈,这骚操作绝了。玄宗一听急了,立马离去,甩一甩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王维当时也蒙圈了,我说小王啊,你如果能够给玄宗“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这首该多好。
这就是宿命,人生的机遇确实很奇妙,扯不清道不明。看看李白那家伙,玄宗面试一次就过,吹出来的诗句那叫一个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把玄宗整的热血沸腾,到小孟这里就是一盆冷水。
经过这次不小的捶打,就这样孟浩然完美的错过了入仕的最好机会。至于后来他爽约荆州刺史韩朝宗,与此相比,实在不值一提。小孟先回了趟老家收拾一下心情,然后继续开始更大范围的浪荡,来到吴越之地,在建德江睡了一晚,又一首超级名诗。
《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此诗虽然露出一个愁字,但马上用绝色景物给掩盖掉了,说明小孟的心态还是挺好,抗击打能力还是挺强。
年,到处晃荡的小孟途径江夏,在黄鹤楼遇到到了李白,这是他们第二次相遇,这次估计碰出火花了,看得出来,李白非常喜欢小孟,甚至喜欢程度胜于杜甫,李白当时现场就跟小孟表白了,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小白,我心底难受,这些年混的,连王昌龄都考上了”
“果真?就是那个秦时明月汉时关那家伙吗?”
“对,拼颜值拼不过王维,我也认了,谁让这小白脸长得太帅,但王昌龄出身一般,务过农,当过兵,没啥文化,还复读过……”
突然小孟看着李白,目光充满热切的说:
“小白,我觉得自己有戏,我想再去趟长安试一试”
李白笑着举杯祝福道:
“孟大哥,我看好你!”送你一首超级名诗,祝你马到成功。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不得不说,李白送给别人的诗词真的是一流,送一首火一首,送给汪伦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送给王昌龄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不过性格纠结的小孟长安倒是去了,最终没有去考试,写了一些干谒诗,就这么浑浑噩噩在长安混了一段时间,一无所获。
年,他的老朋友张九龄,当时在荆州当长史,终于向他抛出橄榄枝,让他做了账内幕僚,不过很奇怪,是朋友关系的时候处的非常好,一旦变成上下级关系,这感觉全变了,小孟和张九龄压根就不是一类人,人家那鸡血人生,最高官至宰相,跟你这么一个不懂权术,不会迎逢,做事拧巴,自视清高的人一起共事就是一场灾难,所以不到一年,小孟就被劝退了,这种性格不适合混职场,快50的人了,该体验的也体验了,不折腾了。逛了一圈荆楚之地散散心,然后回老家彻底归隐。
年卧病在床。年,王昌龄来看望他,看见老朋友真开心,一时没管住嘴狂吃海鲜,狂喝酒,结果背上毒疮复发而去世,享年51岁。搞得王昌龄郁闷内疚了好一阵子。
这就是孟浩然的一生,就是一边逃避着、一边追求着,最终活的非常纠结,成为才华、清高、勇敢,懦弱的矛盾体。看似自然,也是凄凉,无奈的隐士,隐去心中的忧伤,脸上还得流淌着欢愉。这样的人,又何止孟浩然,看看身边人,其实也不少,我挺认可前段时间搜狐老板张朝阳说的一段话,大概意思就是说这个社会不需要每个人都像打鸡血似的都去追求功成名就,都去当老板,当领导,其实做个良好市民,不要违法犯罪,过过小日子也挺好的,人生很短,不需要纠结。
图片来源网络,侵权联删作者:今晚吃鱼
芸芸里的众生,尘中的尘。
.11.19于沪
喜欢听吃鱼哥解锁名人诗词和段子的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