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立春”
北京冬奥会开幕
疫情拐点已经出现
大家期盼春天临近
从全面打响本轮抗疫战
到今天已是第9天
在这场抗疫歼灭战中
广大医务工作者
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
发挥着火线上的中流砥柱作用
“取下口罩,张开嘴,啊……”
每天一次的核酸检测
虽然看不清你们的容颜
但在这个冬天
我们记住了你们的身影
核酸采样现场
这些“最美姿势”被定格
弯腰的、下蹲的
▽
为成人、为孩子
▽
专注的眼神
信任的目光
▽
无论城乡,上门采样
▽
风雪无阻,不分昼夜
▽
医疗抗疫战线上
还有这些“无声”英雄
采样当天我们就能查到检测结果
这背后上演“十万火急”
核酸样本运送
是检测的重要一环
▽
海量样本汇集
PCR实验室里通宵达旦
▽
病例活动轨迹
疾控流调争分夺秒
▽
无数默默坚守的
后勤医务工作者
采购、整理、搬运
甚至在冬夜里热得光膀子上阵
▽
疫情期间求医
“大白”们又出现在家门口
打针、送药、孕检……
一个电话,一条短信,一份执着
▽
热线24小时保持畅通
克服困难,竭尽全力
保障全区人民生命安全
▽
连续作战数日
你们已经很累很累
↓↓↓
但
还有我们——
每一个人都在行动
↓↓↓
对,这就是富阳!
面对百姓的温暖关怀
支援富阳的医护人员
晒出真心话:
“富阳人民把祖传的暖手宝
都拿出来送给我们了”
▽
受到热情迎接和照顾的
建德市核酸采样医疗队:
“感谢浪漫且有仪式感的富阳”
▽
富阳,他们想对富阳说……
致敬!这个时代最可敬的人
□富阳日报评论员
从1月28日起,富阳迎来这个冬季最强雨雪天气。春节与寒潮叠加,正是人们窝在家中团圆的好日子,却有一批又一批省市、兄弟区县市的医疗队冒着风雪、无悔逆行,驰援富阳。
1月29日晚上6时,浙大二院人、医院50人、医院53人、医院60人、医院50人,顶着冬雪迅速集结,紧急支援。
2月1日大年初一,建德市卫健系统人、余杭区卫健系统人、桐庐县卫健系统人,清晨5点出发支援富阳。
2月2日大年初二凌晨3点,医院组织核酸采样队冒着雨雪出征。医院人、医院人、浙江大学医院人、医院人、医院55人、医院52人、医院51人。
2月4日,浙大二院又派出人参战富阳。
之所以如此钜细靡遗地列举数字,是想对每一位伸出援手的医务人员郑重地道一句:“你们辛苦了!尽管看不见你们的容颜,富阳人民却铭记这份恩情!”
同样还有富阳的医务工作者们,曾经他们是出征者、逆行者,这一次家门口的事,他们更是义不容辞地冲在最前线,夜以继日、连续作战。至今7轮大规模核酸检测,采样、送样、检验,医务人员们习惯了每天睡两三个小时,与家人偶尔有空视频对话;低温环境持续露天采集,手指脚趾冻伤了;脱下防护服、口罩,脸上布满红红的勒痕。
他们说,这是勋章。我们说,这是无私的奉献。
疫情防控是一场保卫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战争,医学是科学决策的基石,广大医务人员就是火线上的中流砥柱。当疫情突发,医务人员就是定海神针,让人们定下心、安了神。
新冠疫情以来,多了许多学子报考医学。不是医学突然成了热门专业,而是医务人员在抗疫中用最美的逆行身影,“摆渡”了许多人。有一位高考生说,以前从未想过学医,疫情期间,所有人都很焦虑,但每次钟南山院士、李兰娟院士发声时,大家顿时有了希望,有了坚持的力量。“学医,可以救死扶伤;国家和人民遇到危难时,亦可以冲锋陷阵。”
为了他人,心存大义,在有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这是人性中的美好,如一束光,直抵人心。于是有了富阳市民为“大白”送暖手瓶、送暖宝宝,孩子们为“大白”献歌跳舞画画。一切的自发行为,是对无悔逆行的真情回应。
医者仁心,向这个时代最可敬的人致敬!
抗疫路上,幸得有你!
向全体医务人员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