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德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高标准打造宜居建德高水平推动跨越赶超 [复制链接]

1#

杭州日报讯年,极不平凡。这一年里,建德市攻坚克难、砥砺前行,在高水平全面发展的征程上坚实迈进,交出了一份厚重亮丽的“成绩报告单”: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建德第一时间响应号令、主动作为,在全省率先启动卡口24小时防控机制,坚决打好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面对新安江水库首次九孔泄洪,建德提前做足准备、严阵以待,经受住泄洪的强烈冲击和严峻考验;面对经济下行的压力,建德在全省率先实现复工复产,半年度MEI指数排名进入全省“优+”行列……

回顾“十三五”:砥砺前行画下圆满句号

在过去克难攻坚、奋力争先的一年里,建德为“十三五”收官画上了圆满句号。回眸“十三五”,是建德适应新常态、抢抓新机遇,加快实现新崛起、新跨越的五年。

五年来,建德始终以党的领导为核心,坚定不移守初心、担使命,干成了一批大事实事。从正式迈入“高铁时代”,到首创即成为全国文明城市、捧回“五水共治”杭州首座“大禹银鼎”、建设美丽城镇走在全省前列,再到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44.2%、53.4%,城乡收入比缩小至1.79,入围中国小康城市(县级市)强……建德始终坚持以“八八战略”为总纲领,坚决贯彻上级党委、政府和市委的决策部署,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解决了许多制约发展的难题,让人民群众看见了更多变化、得到了更多实惠。

五年来,建德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抓改革、促发展,综合实力持续攀升。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屡创新高,年均增长7%;财政总收入突破50亿元,工业投资连续十年保持两位数增长;规上工业增加值突破亿元,5家企业成功上市,经济数据节节攀升。同时,建德两大平台持续发力,航空小镇创成省级特色小镇,高新园创成省级功能性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园。此外,建德还以“最多跑一次”撬动各领域改革,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实现企业开办效率全国领先,创成全省首批信用县(市)。

五年来,建德始终以美丽建德为目标,坚定不移优环境、提内涵,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作为全国首个气候宜居城市,建德成功创成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市,获评全省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优秀县市。

五年来,建德始终以改善民生为根本,坚定不移办实事、解难事,人民生活品质显著提高。教育建设上,梅城初中、洋安中心学校等一批学校建成投用,创成省教育基本现代化市、省体育强市;健康城市建设成效显著,省级卫生乡镇实现全覆盖,市妇幼保健院、医院建成投用;“德文化”建设深入人心,农村文化礼堂实现全覆盖;有效保障农村居民饮用水,连续五年获评省平安县(市),捧回“平安金鼎”。

迈进“十四五”:高质量现代化争创建德崛起先行优势

新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大背景下,建德提出在“十四五”期间,要高标准打造“宜居建德”、高水平推动跨越赶超,必须按照省委、杭州市委既定的战略导向、重大部署和重要抓手,着重抓紧抓实抓好“九项重点举措”——

一、努力打造浙西科创高地

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毫不动摇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中的核心地位、首位战略;全力打造科创平台,以新安江科技城为科创“主核”平台,以航空小镇(开发区)、高铁新区(高新园)为依托,高标准推进“一个行业一个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突出企业创新主体。鼓励企业设立技术研发中心、科技孵化器,支持龙头企业打造创新联合体,实施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企业“双倍增”计划,“十四五”期间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0家以上、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家以上。

二、努力打造全省“工业强县”

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强市”战略,以数字经济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双引擎”为主抓手,全力打造杭州新的经济增长极,确保“十四五”期间迈入全省“工业强县”,实现建德市规上工业总产值确保实现亿元、力争0亿元。大力推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以打造“百亿工程”为主抓手,深入推进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2.0版。大力实施化工行业省级试点改造提升工程,加快构建本地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全力打造绿色化、生态化全产业链集群。

三、努力打造杭州高品质郊区新城

顺应都市化发展趋势和县域经济向城市型经济转型要求,重点聚焦城市能级提升,着力探索“小县大城”之路,努力打造“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生态宜居、交通便利”的杭州高品质郊区新城。

全力提升城市承载能力,围绕“多中心、组团式”城市发展路径,大力构建“一主两翼两组团”城市空间格局,全面提升城市承载力、人口集聚度;大力集聚高端要素资源,主动承接杭州城市核心区医疗、教育、科技、人才等优质资源“西进”工程,持续推动市域公共服务提档升级、扩面提质;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推动梅城、寿昌“两大副城”与主城区融合发展,探索建设一批生态、人文、产业交融共促的“未来乡村”“数字乡村”。

四、努力打造浙西综合交通枢纽

加快打造综合交通枢纽体系,“十四五”期间建成金建铁路、衢建铁路、临金高速等重大交通项目,着力形成三条高铁交互汇聚、“一横一纵三连”高速成网、“空中廊道”持续开辟、“黄金水道”加快提升的“公铁水航”立体交通网络,全力打造航空港、铁路港、公路港、内河港、物流港“五港合一”的“浙西综合交通枢纽”;规划建设三江口等重要节点直升机起降点,建成40个以上直升机停机坪,打造华东地区通航枢纽;全面复兴“黄金水道”,不断织密市域交通“基础网”“互联网”,形成“外联内畅”大交通格局。

五、努力打造服务新发展格局的县域实践

在改革引领中打造最优营商环境,坚持以“最多跑一次”改革推动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加快“一件事”集成改革,推进个人办事、企业开办、不动产登记“分钟制”和项目审批“小时制”;深入推进行政服务中心“去中心化改革”,探索打造“指尖上的行政服务中心”,推动更多服务事项“掌上办理”、更多服务内容“基层延伸”;统筹打好减税降费、融资担保、政策兑现“组合拳”,高标准开展“三服务”活动,着力解决企业最关心、最关切的问题。

六、努力打造美丽中国“建德样本”

全力擦亮生态底色,持续擦亮“气候宜居城市”品牌成色,努力展示“一户一处景、一村一幅画、一镇一天地、一城一风光”的“建德样本”大美格局。全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把农业农村发展作为富民强市的关键抓手,加快“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建设步伐,高标准建设草莓小镇、稻香小镇等特色小镇,推动乡村产业从“卖产品”向“卖风景”“卖文化”“卖体验”转型。大力推进“农创客”联合会、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持续提升建德草莓、建德苞茶等区域公用品牌影响,使“美丽+”成为发展的最大竞争力、最优生产力。

七、努力打造全省“德文化”高地

文化是历史的积淀、智慧的结晶、城市的命脉,文化底蕴的厚度决定着城市发展的高度。深入挖掘提炼以“建功立德”为核心要义的严州文化、“三自”水电文化、千鹤妇女精神等“德文化”内涵,创造更多媲美《大洋埠》《紫金滩》《江清月近人》的原创文艺作品,不断彰显建德历史之韵、人文之美;持续提升文明品质,加快构建三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体系,切实以“德文化”涵养气质、沁润人心,推动“最美现象”成为“最美风尚”。

八、努力打造“最具幸福感城市”县域范例

幸福感从何而来?从自觉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中,做到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安居,持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在做强民生保障方面,把稳就业、保就业摆在更加重要位置,完善就业创业服务政策,全面提高城镇就业率;围绕保民生、兜底线,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持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力争到年实现全市经营性收入50万元村(社)全覆盖,其中万元村(社)达50%以上。

九、努力打造整体智治的县域治理现代化体系

市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是构建整体智治、三治融合、数字赋能的现代基层治理体系,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建德。其中包括高标准推进法治建设,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加快“数字乡村”建设步伐,加快社会治理综合指挥中心、城市大脑建德平台、清廉建德智慧中心、应急指挥中心“四中心”迭代升级、效能提升,全力打造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县域样板”。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