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德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建德大同阿姐正式上线,打造暖心家政 [复制链接]

1#

“我在杭州,我在温州,我在宁波,我在上海……”发布会现场视频中的“大同阿姐”们,不是抱着娃娃,就是守着病人或者老人,她们难得回一次家,却给浙江很多家庭带去了“家的温暖”……

04:57

在“三八妇女节”到来的前夕,建德市大同镇举办了一场特殊的“女人的盛会”——“大同阿姐”品牌发布会。

建德大同位于浙江西部,家政服务业一直是女性就业创业的重要渠道。随着人口老龄化和三孩政策实施,家政服务业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外的“大同阿姐”共有余人,年龄层次在45-60岁左右。

为打响一个品牌,带动一项产业,富裕一方经济,大同镇抢抓机遇,聚焦家政服务小切口,打造出了“大同阿姐”品牌,精准引导、扶持农村女性闲散劳动力就业创业,助推共同劳动向共同富裕转化,为大同镇在共富之路上贡献“半边天”力量。

“在杭州地区,医院的护工,都有‘大同阿姐’的身影,而且也深受患者好评。她们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她们是受过专业培训,经过资格认证过的。”杭州蓝丝带母婴护理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大同阿姐”是有“五心”标准,并经过官方认证的,从业的门槛并不低。

据介绍,“大同阿姐”的社会认可度高的原因一方面是其本身吃苦耐劳、善良真诚的积聚了良好口碑,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政府严格的官方认证给消费者吃下了大大的“定心丸”。大同镇设立的“准入机制”,有个人申报、资格初审、部门联审等流程,对从业意愿者进行严格的资格认证后,合格者才予以授权。

同时,大同镇还以“联审严选请放心、健康体检求安心、品行鉴定聚和心、专业技能保省心、客户反馈赞同心”为主框架,打造专业的“大同阿姐”标准评价体系,通过对社会犯罪记录、个人诚信记录查档,镇村通过邻里走访,健康体检评估,专业技能分级,客户跟踪回访等方式,对“大同阿姐”的道德诚信、身体健康、为人品行、专业技能、评价反馈五方面进行综合评分,形成“五心值”。“‘五心’标准就是为了严把家政从业人员入职关口,提高准入门槛,规范家政服务业管理。”大同镇妇联相关人员说。

“‘大同阿姐’品牌的叫法是我们最贴心的乡音,‘五心’评价标准非常专业可信,政府就是我们‘大同阿姐’最可靠的后盾。”参加现场表彰的十佳“大同阿姐”之一的谢再花回忆这十几年的家政工作经历,很是感动。从灰窑厂关停,到自己选择做月嫂,期间受过委屈受过冷落,直到后来在政府的引导和扶持下,参加各类月嫂、育儿师等相关培训后,渐渐建立了自信,成为了由政府官方认证的“持证上岗”的专业月嫂。“每一单大概10元左右,经常还遇到上个家庭还没结束,下一个家庭就已经预定的情况。”谢再花高兴地介绍说,一个“月子单”大概26天,一年基本有10余单左右。

为了让“阿姐”们干得好、留得住,大同镇对经统一培训取得职业技能等级认证的“大同阿姐”,根据技能等级不同,给予不同的补助,镇纪委全程监督保障奖励政策落实;开展十佳“大同阿姐”评选活动,获奖者可得到个人资金奖励,并推荐至市级及以上层面工匠评选;在“西乡巾帼志愿服务队”下成立“大同阿姐”志愿服务队,为外出务工阿姐家庭提供打扫卫生、照顾老人等志愿服务。“说实话,我以前不愿意妈妈出去做保姆,现在看着她不仅实现了自身价值也得到了肯定,由衷得为她高兴!”小谢看着妈妈神采飞扬的样子开心地说。

据统计,截至目前,大同镇共推出名“五心”金牌“大同阿姐”,累计提供就业岗位余次,实现家庭月均增收余元。

“下一步大同镇还将‘大同阿姐’产业发展接轨大数据,创建‘浙有她’数字服务平台,以数字化手段破解传统家政服务痛点,实现‘人口红利’向‘数字红利’转变。”大同镇党委书记杨成军向记者介绍道,该数据平台设置“我是阿姐”“我是消费者”“我要培训”“我要政策服务”“我要咨询投诉”和“我的家风家训”等6个应用场景,串联起消费者、家政机构、家政服务员供应链,实现供需精准匹配、智慧服务引导就业。

杨成军介绍说,“大同阿姐”产业发展任重道远,希望可以借助“大同阿姐”品牌效应,辐射带动周边地区更多农村妇女就业,探索家政兴农新路径,形成“共同富裕巾帼在行动”的大同实践。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