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德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妈妈教我腌咸肉第一次竟也是最后一次 [复制链接]

1#

平生第一次学会腌咸肉,是妈妈教会我的。遗憾的是妈妈教我的第一次竟也成了最后一次。

因为工作原因,偶然认识了建德乾潭镇上的一户山里农家,与主人成了朋友。在他们家里吃过几顿饭,每每都被他们家吃口糯滋、颜光粉亮的咸肉迷住了。并且吃后,总会不由自主的回忆:他家的咸肉怎么那么好吃!经过几次大脑皮层与胃之间的联系、磋商,我的味蕾随即决定在这个只有15户农家的山村预定一头年猪。

在我们童年的那个年代,杀一头年猪是一件很重大的事情。那时,大家过着有年、有月、有季、有节的日子。每一天都很纯粹。每一月、每一季都有“盼头”。就像吃的东西一样,时间边界很清晰:春天的时候有鲜嫩的荠菜、马兰头;过一段有香椿、竹笋;接下来是土豆、南瓜、腌芥菜……垫底的是常年不断的霉干菜……总之,无需想的太远,该来的自己会来的,想提前,也很难能得到。一头猪基本都是连头带尾养足了一年,然后在离过年还有一个月左右的腊月里杀掉。那个时候,好像还要把一部分猪肉(比如一扇肉之类)卖给公家(供销社),剩下的才能够自己处理、吃掉。

等到杀好猪、褪净毛、吃完“猪血饭”,留足年肉,妈妈再把剩余的猪肉放在“筛罗”(农村一种用于晒晾菜蔬的圆形蔑编工具)上,晾干猪肉表面的水分,准备腌制。

年代过去太久远了。我到镇上读完初中、再读高中、读完高中读大学,许多家乡的记忆被后来更多更近的事物覆盖了。记忆中的老家渐行渐远。农村的生活很松散,没有城市的聚焦点,不会闪耀,没有繁华。那个时候,作为女孩子的自己还太小,既没有耐心去观察大人如何干农活,只知道腌肉好吃,管吃就是了。加上腌制咸肉的过程很枯燥,又是属于“大活”,不敢去着手,也从来没有想过去问妈妈如何腌制。

年1月,我把预订的一头重达三百多斤的大肥猪全部分割成条条块块,连肚里脏肺都收拾好、分送家人,又熬制了几罐雪白细腻的板猪油。剩下四十多斤肉,包括一个猪头。连冰箱里都放不下了。我突发奇想,想把这些肉腌成咸肉,且自己亲自学着腌。

我问了妈妈具体腌制肉的过程,专门到盐业公司买了一袋腌制盐,即粗盐,其实粗盐就是相对我们现在吃的精制盐而言的。腌制盐就是我们以前吃的从海水、地下盐(矿)沉积物、天然卤(咸)水获得的以氯化钠为主要成分的经过加工的食用盐,不含碘。现在这种粗盐盐业公司不拿来用于食用盐销售,仅仅用于腌制食品,非常便宜。

根据妈妈的要求,我采纳了“一斤肉一斤盐”的最传统的腌制法。又让妈妈亲自在边上指导、鉴定、甚至动手做。

猪肉放了2-3天,表面自然干,按一按肉,没有滴水就可以了。以前的工具都是腌菜缸,现在没有了,我们换成了那种最大号的收纳箱。但是要提醒的是,细节很重要,收纳箱的底部要放上5根新鲜的竹爿(有一定的密度,防止肉掉下去)。毛竹爿底下,垫上三块砖头(表面包上。保证干净),让底部凌空,可供储蓄腌制后出来的肉水。肉的处理:每一块肉都用盐搓、擦过去,保证入味。这个反复搓、擦的过程,我是学着妈妈的样子做,然后让妈妈看看、鉴定是否可以。再把肉在盐堆里滚一下,保证在肉表面有均匀的一层薄薄的盐。接下来,然后一层层放肉,把肉一块块迭放进收纳箱。第一遍过盐后,腌放10-15天;第二遍再翻、抹盐过7天左右;第三遍再如法炮制。总计28一30天左右时间够了。

在腌制到第32天时,我留神了一下天气预报,说最近有连续几天不下雨,就把三只收纳箱的肉泡上满满的清水,经受了24小时的洗礼打捞出来,用麻绳、肉钩把肉穿起来,全部挂到阳台上风吹日晒。直到出油、有晶晶亮的透明感时,根据妈妈的要求,把肉切成比较小的块状,用食品袋一袋袋包装起来,放进冰箱里。

现在很多的腌肉腌菜都是速成的。当然时间也是放不长的。而妈妈教我腌制的这些咸肉,我到现在都还没有吃完。每一次,我都切成薄薄的肉片,放进饭锅上蒸。我慢慢的品味着这些咸肉的滋味,舍不得把它们吃完。

作者|张丽丽

原标题:《妈妈教我腌咸肉第一次竟也是最后一次》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