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德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600年古村将拆成废墟系明代绍兴军民抗倭历史见证 [复制链接]

1#

600年古村将拆成废墟系明代绍兴*民抗倭历史见证


按照既定方案,三江村人正在陆续搬离这个他们曾世代居住的村子。村民马定乐告诉,如果不出意外,到今年年底,整个村子就会被拆平,三江村就此消失。 三江村隶属浙江绍兴袍江经济开发区斗门镇,去年三江村开发区被列入整体拆迁计划。 古村将成废墟 关于三江村确切记载的历史始于明洪武年间。历史上,三江村又称 三江所城 。 三江村因驻*而兴,是绍兴*民抗倭的历史见证。明朝时,为防御倭寇进犯,朝廷在全国沿海地区设立御海建制。一般一个地区为卫,下面设千户所、百户所,建所城。 三江所城 即是当时为抗击倭寇而建的其中一个千户所所城。此后,三江所城由*用驻地转为民居,并逐渐发展成为绍兴 民物殷阜,居无隙地 的海边小城。 据了解, 三江所城 是目前绍兴能看到遗址的唯一所城,其用条石砌叠、高近4米的残存东城门是绍兴唯一保存下来的明代抗倭*事防御设施,也是绍兴目前保存最为完整的古城门。 因为正在拆迁,三江村现在瓦砾遍地,满目疮痍。许多老屋,因为缺乏修葺,更显颓败。 目前,三江村有村民1700多户,5000余人,为当地最大村落。村民告诉,解放时,三江所城城墙还基本完整,直到上世纪70年代,城墙大部分才被拆除,至今仅留下东城门残墙。尽管如此,但三江村依旧保持着古时 九桥、九庙、十三弄、七十二口井 的基本格局,村民的房子大多依 十字形 为主街的街巷体系分布建造。 走进三江村,透过残垣犹存的老房,依稀可以看出绍兴水乡独有的台门建筑。那些尚未被拆的古民居,错落有致,深院古树、古井台门,仍可见精美的雕刻。 据绍兴文物部门的初步调查,至今三江所城水系基本完整;为传递*情而设立的*事视线走廊基本通视;十字形主街街巷空间肌理整体保存较好;所城还有约30%的古建筑保有量。在面积较大的所城,这已 实属不易 。 据悉,三江村拆迁是绍兴市袍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城中村改造计划的一部分。开发区相关人员介绍,三江村整体拆迁是根据袍江的整体发展规划而作出,同时也是对百姓诉求的回应。 绍兴袍江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于2000年。在之后,印染厂、化工厂、制药厂、垃圾焚烧厂 一个个工厂落户开发区,涉及纺织制造、石油化工、聚酯纤维、生物医药等多个领域。到2010年,入驻工业园的企业多达3800多家。而三江村,正好坐落在这些重污染企业的中间。 因为污染严重,三江村还被贴上了 癌症村 的标签。开发区工作人员说,几年来,一直有村民要求搬迁的呼声。 去年,三江村被列入拆迁计划。据斗门镇拆迁办负责人介绍,三江村预计的拆迁面积达20多万平方米。而初步测算,为此将支付的拆迁成本高达16亿元,其中直接支付给村民的补偿款近10亿元。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